潮声丨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怎样的力量托举起中国航天员? 全球快资讯

时间:2023-05-30 15:49:23 来源:钱江晚报
00:28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曾杨希 王晶 倪雁强

初夏的酒泉,阳光灿烂。5月30日9时31分,伴随火箭轰鸣,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带着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航天员飞向中国空间站。潮新闻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是今年来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任务将刷新中国载人航天怎样的“进度条”?当前中国空间站任务背后,又有怎样的力量在托举?

首现 “跨界”组合

一场激动人心的太空远征正要启航。

5月30日,晨光已露,神舟十六号乘组三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着白色航天服,面带微笑,从容走来。他们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登上出征车辆,目标是前往中国空间站。

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上,夹道欢送的人群挥舞旗帜欢呼着,直到车队向发射塔架驶去,仍沉浸在激动与振奋中不愿散去。

——这是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一幕。

在前一天(5月29日)举行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上,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航天员首次合体亮相,引发关注。这是景海鹏第四次上太空,也是朱杨柱和桂海潮的飞天“首秀”。

这个组合很特别,可以说由“跨界”组成。以往,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都由飞行员构成,但神舟十六号任务中,景海鹏作为航天驾驶员,朱杨柱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他们来自航天员大队;桂海潮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前往空间站。

请输入航天员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在乘组见面会上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摄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作为中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备受关注。潮新闻记者从见面会现场了解到,在历次任务中,神舟十六号任务将是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桂海潮将要承担其中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验及实验任务。

“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面对记者们的镜头,桂海潮深有感触。

为何神舟十六号乘组会是这样的组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或能揭开答案。

杨利伟表示,中国空间站正从建设阶段转向运营阶段,大量任务和实验,需要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进入空间站工作。所以未来,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来自非飞行员当中选拔的航天员。“而让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进入空间站,不单是技术的发展,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更是向我们国家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很好的标志。”

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 图片源自新华社

飞天之路初心不改、激情不变

回顾中国航天员飞天之路,从2003年杨利伟代表中国人搭乘神舟五号首次踏足太空,到如今神舟十六号升空,刚好时隔20年。

20年,也是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将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的执着岁月。至今,包括神舟十六号乘组在内,中国航天员共29人次、18人完成飞向太空的任务。

在中国航天员们飞天的过程中,许多细节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

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舱内并列展示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费俊龙在神舟六号返回舱失重状态下成为第一个把筋斗翻到太空的中国人;翟志刚踏出神舟七号舱门,圆满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活动;王亚平进行了2次精彩的太空授课……

这些画面的背后,是中国航天员几年到几十年日复一日的训练,凝聚着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据公开报道,上天前,他们需要掌握8大类58个专业的内容,接受包括超重、耐力等方方面面的适应性训练。

例如,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有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坐上它可以模拟飞天过程中重力过载的感受。训练时,高速的旋转容易让人流泪、头晕、恶心,航天员们一旦受不了可以按下红色按钮暂停。但据多家媒体报道,几十年来,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它。

对航天员来说,比吃苦耐劳更有挑战的,是初心不改、激情不变。

57岁的景海鹏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此次神舟十六号飞天出征前,有媒体问他:这个年纪了,为何还要执着于飞天?

他回答:飞天任务是我作为一名航天员的主责和工作,我不仅想上,也十分渴望再上太空,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

为了这样的信念,景海鹏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为了保持强健的体魄,他的行李箱里总有一根跳绳,就算是出差也会每天坚持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以及上千次跳绳。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从一张张沉稳、从容而自信的航天员面孔上,展露着来自中国航天的精神密码。

中国空间站模拟构型图 图片源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

15位航天员前往“太空之家”背后

2021年拉开建设序幕,目前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在中国载人航天体系中,中国空间站备受瞩目。

中国空间站开建以来,截至目前共发射5次“神舟”任务,包括神舟十六号乘组在内,共15位中国航天员前往中国人的 “太空之家”。

这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坚持和创新。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更遥远的历史背景中,很多人或许知道,中国载人航天始于1992年的“921工程”,但事实上,中国载人航天起步更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完成了人类的首次太空飞行,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首次完成了月球之旅,中国也批准了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714工程”,即“曙光一号计划”,准备将2名宇航员送上天。

没有前路可以借鉴,一切都是开创。航天服研制小组的组长葛申然是裁缝出身,没有学历,不懂外语,凭借对服装的敏感天分和手中几张国外航天服照片,硬是用马粪纸做模型,参考工厂做橡皮娃娃的方法,把手套和气密拉链琢磨了出来。

虽然当时“曙光一号计划”由于国力不足等因素暂停了,但是却为中国载人航天积累下宝贵的财富。

后来的故事便广为人知了。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度拉开序幕,载人航天工程也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简单来说,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等,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

回看“神舟”发射史,2003年,当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代表中国人首次实现飞天之梦,距离加加林踏入太空已经过去了42年了。任务开展过程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曾说:“如果不创造性地前进,40年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赶上!”

于是,当苏联、美国都通过多次无人飞船试验以及搭载动物飞行试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后才实现载人航天时,我国仅通过模拟人体新陈代谢装置测试飞船载人环境,就从无人飞行试验直接就跨入了载人航天飞行阶段。

正是靠着这份耐心、坚持与创新,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前进过程中,中国载人航天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图片源自新华社

飞向更遥远的太空

发展载人航天,踏足太空,意味着满足人类好奇,超越人类眼界,甚至找寻对于人类而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可以由此体现。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次发射,到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再到2023年神舟十六号搭载三位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一次次飞天壮举,在浩瀚太空确立了中国人的位置;一次次载人航天飞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

在全球载人航天格局中,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前哨站,可以让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生活与工作。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个空间站,一个是美俄等共同打造、计划于2031年退役的国际空间站;另一个就是刚刚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中国空间站,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科技支撑。

探索宇宙,中国载人航天的征程没有终点。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我国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条件,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在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员将飞得更远。林西强透露,近期,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林西强表示。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1935年,24岁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在一篇名为《火箭》的文章中,描绘了心中的远大抱负。

如今,他的远大抱负正在后人的实践中渐渐实现。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文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